证券 | 一天4家IPO将上市!3家未盈利,最高亏损7.38亿
2025-10-29 10:02:39
2025年10月28日,禾元生物、泰凯英、西安奕材、必贝特这4家企业将集中登陆A股上市,这一数量创下自2024年IPO节奏调整以来的单日上市新高,为资本市场注入强劲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10月28日即将上市的4家企业中,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均未实现盈利。其中,禾元生物与必贝特这两家生物医药企业均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成为2025年该标准重启后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的典型注脚。
4家IPO同日上市
据大象君统计,2025年截至目前已新增87家上市公司。从上市时间分布情况来看,一月份上市12家,二月份仅1家,三月份上市14家,4月份上市10家,5月上市6家,6-8月份各上市8家,9月份上市11家,10月份(截至目前)上市9家。其中10月28日单日上市数量最多,有4家。
两家生物医药企业——禾元生物、必贝特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成为此次上市潮的关注点。
这套以“市值和研发进展”替代盈利指标的规则,自2024年标准重启后,审核效率显著提升,禾元生物从过会到注册生效仅用十余个工作日。
一、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禾元生物于2022年12月29日获科创板IPO受理,2025年7月1日顺利过会。2025年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宣布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禾元生物是作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的首家上会企业。
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拥有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公司核心产品HY1001已完成国内III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其已达到主要和次要临床研究终点,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2022年-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对应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4357.63万元、-18696.29万元、-15136.81万元。
此次IPO拟募集24亿元,用于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新药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发行人符合并选择适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的上市标准。
二、广州必贝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必贝特于2022年6月29日获科创板IPO受理,在2023年1月11日顺利过会,5个月后提交注册。等待2年多的时间,终于获得IPO批文。
必贝特是一家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专注于创新药自主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公司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依托自主研发构建的核心技术平台,持续开发临床急需的全球首创药物(First-in-Class)和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公司秉承“矢志创新,追求更好”的愿景, 坚持自主创新,致力于研发出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有效的创新药物。
发行人BEBT-908针对r/r DLBCL已于2025年6月30日获批上市,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发行人其他产品均属于在研状态。报告期内,发行人的供应商主要分为临床前/临床CRO服务供应商以及CMO/CDMO供应商,主要包括药明康德、昭衍新药、博纳西亚等。
2022年-2024年,公司未披露营业收入;对应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8833.88万元、-17275.51万元、-5599.83万元。
此次IPO拟募集20.05亿元,用于新药研发项目、清远研发中心及制剂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发行人符合并选择适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的上市标准。
三、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奕材于2024年11月29日获科创板受理,2025年8月14日顺利过会。西安奕材是“科八条”后首家获科创板受理未盈利企业。
秉持“成为半导体硅材料领域受人尊敬的伟大企业”的长期愿景,报告期内公司始终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2024年末产能规模统计,公司均是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前述月均出货量和产能规模全球同期占比约为6%和7%。同时,截至2024年末,公司是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领域拥有已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最多的厂商。
公司产品已用于NAND Flash/DRAM/Nor Flash等存储芯片、CPU/GPU/手机SOC/嵌入式MCU等逻辑芯片、电源管理、显示驱动、CIS等可实现数据计算、数据存储、数据传输、人机交互等核心功能的多品类芯片的量产制造,最终应用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数据中心、物联网、智能汽车和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各类智能终端。
2022年-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55亿元、14.74亿元、21.21亿元;对应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41182.08万元、-57797.00万元、-73764.25万元。
此次IPO拟募集49亿元,用于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公司选择适用《上市规则》2.1.2 规定的上市标准中的“(四)项规定的上市标准。
四、青岛泰凯英专用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泰凯英于2024年12月6日获北交所IPO受理,于2025年7月25日顺利过会,2025年9月4日成功获得发行批文。
泰凯英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聚焦于全球矿业及建筑业轮胎市场,专业从事矿山及建筑轮胎的设计、研发、销售与服务的企业。公司产品范畴属于工程子午线轮胎和全钢卡车轮胎。根据矿业及建筑业轮胎用户使用工况复杂多样、恶劣苛刻的特点,公司形成了场景化技术开发体系,围绕降低轮胎消耗和提升设备作业效率进行场景化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通过代工方式实现产品生产,为客户提供场景化轮胎、轮胎数字化管理系统及轮胎综合管理业务。基于用户场景化需求的产品开发能力是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8.03亿元、20.31亿元、22.95亿元;对应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38亿元、1.57亿元。
此次IPO拟募集3.90亿元,用于全系列场景专用轮胎产品升级项目、专用轮胎创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专用轮胎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升项目。公司选择《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2.1.3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上市标准。
总 结
3家未盈利企业的集中上市,建立在清晰的成长预期之上。西安奕材凭借12英寸硅片出货量全球占比6%的行业地位,已明确2027年盈利目标;禾元生物的缩亏趋势与必贝特的临床进展,也为市场提供了价值判断锚点。
监管机制的持续优化更强化了这种预期。2024年“科创板八条”落地后,未盈利企业再融资、股权激励等制度进一步完善。
此次上市潮更预示着科创板的进一步进化。一方面,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正从生物医药向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延伸,“科创成长层”的设立将进一步细化对未盈利企业的分层服务;另一方面,监管层通过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参考机制、强化信息披露等举措,在提升包容性的同时筑牢风险防线。
随着更多像禾元生物、西安奕材等这样的企业进入,科创板将持续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